經典圖表型態入門指南
目錄
- 什麼是經典圖表型態?
- 旗形
- 看漲旗形
- 看跌旗形
- 三角旗形
- 三角形
- 上升三角形
- 下降三角形
- 對稱三角形
- 楔形
- 上升楔形
- 下降楔形
- 雙重頂和雙重底
- 雙重頂
- 雙重底
- 頭肩型態
- 逆向頭肩型態
- 總結
什麼是經典圖表型態?
使用技術面分析 (TA) 分析市場時,方法有很多種。有些交易者會使用指標和震盪指標,有些則是僅以價格走勢作為分析基礎。
K 線圖可呈現長時間價格的歷史總覽。概念就是研究資產的歷史價格走勢後,可能會出現定期模式。K 線圖能夠透露圖表式資產的實用資訊,且許多交易者都會嘗試在股票、外匯及加密貨幣市場中加以利用。
在這些型態中,您可以將一些最常見的範例總稱為經典圖表型態。這些都是市場上最為知名的模式,且許多交易者會將其視為可靠的交易指標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交易和投資不就是找到其他人忽略的內容嗎?沒錯,但這也與群眾心理學相關。由於技術面模式並未受到科學原則或實際法律的限制,因此其效度會因關注市場的參與者數量而有非常大的不同。
旗形
旗形為與長期趨勢反方向的盤整區域,並會在價格大幅變動後出現該模式。這就像是旗桿上的旗子:旗桿代表衝擊變動,旗子則代表盤整區域。
旗形可用於識別趨勢是否可能持續下去。與型態隨之而來的交易量也很重要。在理想情況下,高交易量容易產生衝擊變動,而盤整階段應該會有較低且縮減的交易量。
看漲旗形
看漲旗形會出現在上升趨勢中,隨後會出現大幅的往上變動,且通常會持續產生更多盈利。
看跌旗形
看跌旗形會出現在下降趨勢中,隨後會出現大幅的往下變動,且通常會持續產生更多虧損。
三角旗形
基本上,三角旗形是盤整區域趨近趨勢線時的旗形變化,更類似於三角形。三角旗形是中性資訊;我們解讀時必須仰賴型態的背景環境。
三角形
三角形圖表型態特徵是趨近的價格範圍,通常會持續帶來趨勢的變化。三角形本身會顯示出基本趨勢的暫停點,但可能也代表著逆轉或連續型態。
上升三角形
一系列更高低點之間出現水平阻力範圍和上升趨勢線時,即會形成上升三角形。基本上,每次價格在水平阻力反彈時,買方就會引入較高的價格,進而創造更高的低點。由於阻力範圍逐漸出現緊張狀態,因此最終價格突破的話,往往會快速帶來高交易量的飆升情勢。因此,上升三角形為看漲模式。
下降三角形
下降三角形則為上升三角形的逆向模式。一系列更低高點之間出現水平支撐範圍和下降趨勢線時,即會形成下降三角形。就像上升三角形一樣,每次價格在水平支撐反彈時,賣方就會引入較低的價格,進而創造更低的高點。一般來說,如果價格突破水平支撐範圍,即會快速帶來高交易量的飆升情勢。這就是看跌模式。
對稱三角形
對稱三角形會由下降的上升趨勢線和上升的較低趨勢線組成,差不多是相同的坡度。由於解讀對稱三角形時很注重背景環境 (也就是基本趨勢),因此其模式既不是看漲,也不是看跌。就本身來說,其可視為簡單呈現盤整期間的中性模式。
楔形
楔形會由趨近的趨勢線組成,代表緊縮的價格走勢。在此情況下,趨勢線顯示出高低點會根據不同費率上升或下降。
這可能意味著因基本趨勢轉弱的緣故,即將出現逆轉情勢。楔形模式會伴隨有上升交易量,同時指出該趨勢可能會失去動量。
上升楔形
上升楔形為看跌逆轉模式。這表明價格緊縮、上升趨勢越來越弱,且最後可能會突破較低的趨勢線。
下降楔形
下降楔形則為看漲逆轉模式。這指出價格下降且趨勢線緊縮時逐漸出現緊張狀態。下降楔形通常會導致帶有衝擊變動的突破上漲趨勢。
雙重頂和雙重底
市場產生「M」或「W」形的變動時,即會出現雙重頂和雙重底的模式。請務必注意,即使相關價格點並不完全相同但互相靠近時,這些模式還是很有效。
一般來說,兩個低點或高點應伴隨有比起其他模式更高的交易量。
雙重頂
雙重頂為看跌逆轉模式,其中當價格兩次觸及高點時,即無法在第二次嘗試後突破更高點。與此同時,兩個頂點之間應具有相對溫和的回調。一旦價格跌穿了兩個頂點之間的回調低點,即可確認為該模式。
雙重底
雙重底為看漲逆轉模式,其中當價格兩次保持在低點時,最後即會持續迎接更高的高點。與雙重頂類似的情況,兩個頂點之間應具有相對溫和的回彈。一旦價格觸及了兩個低點之間反彈頂點的更高高點,即可確認為該模式。
頭肩型態
頭肩型態為具備基準(頸線)和三個高峰的看漲逆轉模式。兩個橫向高峰應該約為相同的價格等級,且中間高峰必須高於其他兩個高峰。一旦價格跌穿頸線支撐位,即可確認為該模式。
逆向頭肩型態
顧名思義,這與頭肩型態完全相反 – 因此,這表示著看漲逆轉趨勢。價格跌至下降趨勢中較低的低點,然後反彈及尋找支撐且約與第一個低點等級相同時,即會形成逆向頭肩型態。一旦價格跌穿了頸線阻力位並持續為更高點,即可確認為該模式。
總結
經典圖表型態為最知名的 TA 模式。但是,就像任何的市場分析方法一樣,請勿獨立檢視。雖然適用於特定的市場環境,但在其他環境中不一定行得通。因此,請隨時練習如何找出確認的狀態,同時落實正確的風險管理。